- 中老年人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如何预防与保健?
- 中老年人反复头晕,需要警惕哪些疾病?
- 老年慢性病都有哪些?
- 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如何科学预防、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除了饮食要注意之外,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代人常常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没有运动的习惯。
现在太多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气盛,时间都投入到打拼事业里,经常忙到没有时间锻炼,到了中年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想开始通过锻炼来维持甚至是恢复健康,但是已经间隔了二三十年没锻炼了,现在锻炼会不会没效果,还是反而更伤身体?
根据挪威某项研究显示:男性四五十岁开始锻炼也为时不晚,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该风险甚至可以降低56%。值得注意的是,在降低脑卒中患病风险方面,男性四五十岁开始锻炼和从青少年期一直锻炼的效果是相同的。
研究发现:受试者中56%的人开始在四五十岁开始锻炼,相比那些不锻炼的人,他们患脑中风风险降低一半,那些经常锻炼的人甚至可以将风险降低56%。而且只需要适度的活动即可,不需要制定长期的训练***。
更让研究人员意外的是,在降低脑卒中患病风险方面,四五十岁开始锻炼和从青少年一直锻炼的效果是相同的,这表明了锻炼永远不会太晚,即使在过去几十年间很少锻炼,如果男性到了四五十岁开始改变生活习惯,脱离安逸的环境开始锻炼,可以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四五十岁对于男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开始锻炼可以提高心肺适应度,从而大幅降低脑卒中患病风险,而如果该关键时期未能运动,对后期生活中的健康有着灾难性的影响,在未来几年里脑卒中的患病风险会大幅度增加。
如何训练?
训练方案应包括热身和放松恢复部分,热身是由一个非常舒适和低的运动强度缓慢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强度,直到达到预期的训练水平。在训练的结束时,运动强度逐渐降低,直到身体基本恢复。训练方案中的热身和恢复部分对心血管人群特别重要,因为大多数运动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在运动结束后。
抗组训练对心血管健康相当重要,因为心血管疾病往往与外周循环不良,肌肉分解代谢相关,会对身体功能与相关能力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氧耐力训练运动建议如下
频率:对于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每天累计至少30分钟或最多60分钟(效果更佳),每周累计150~300分钟;或每天至少进行20~30分钟的更高强度的运动,每周累计运动75~150分钟,相当于中等和高等强度的混合。
强度:运动时让自己感觉到稍微有些累,呼吸及心率较安静时心率快些,但可以持续坚持完训练;
持续时间:用上述的强度,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每天累计至少30分钟;
类型:保证正确的运动模式避免关节遭受过度压力。步行是最常见的有氧耐力训练。水中练习和健身单车或踏步机更适合与关节承重受限的人群。
抗组训练运动建议如下
频率:每一组肌群(胸部、肩部、腹部、背部、臀部、腿和手臂),每周至少2次,两次训练间至少间隔48小时。
一次有效的抗组训练后,肌肉需要一天的恢复期,因此建议抗组训练每周可安排2~3次且隔日进行,如果选择每天训练,应将训练的身体部位合理分配,让训练的肌群有一天的恢复时间(如一三五练下半身,二四练上半身)。
强度:每组连续完成8~12次重复次数。
类型:渐进式重量训练或负重健身操(主要肌群8~10个动作)包括爬楼梯和其他力量训练。
总量:训练总量可通过增加负荷(目标2~3组,逐渐增加重量仍然能完成8~12次),或增加额外练习(仍需保证训练后一天的恢复期)。
中老年人说的头晕是指有如下感觉1.眩晕:为特异性症状,感觉环境在旋转,各个方向皆有,头活动后加重。2.失衡:不稳或不安全感,站立和行走困难。3.头重脚轻4.晕厥前如一过性,马上失去知觉,晕倒的感觉。眩晕一般考虑前庭周围性疾病如良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前庭中枢性疾病如血管性,肿瘤等。
反复头晕需要考虑很多疾病,如1.脑部疾病如脑血栓,前庭疾病,眼屈光不正,脑血管狭窄,听神经瘤等2.颈椎病3.心脏疾病如病态窦房结,心脏瓣膜病4.糖尿病患者服药后低血糖表现5.其他如***性低血压,偏头痛前兆,精神类疾病等。
中老年头晕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首先,这个中老年人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_a***_]等等。如果这个人有高血压,就要怀疑高血压发作,导致的心脏负担过大,脑供氧不足,引起头晕。如果这个人是本来就有心脏病,那么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也下降,那么会引起头部供氧不足,呼吸困难等,也是可以导致头晕的。
还有就是这个人有没有颈椎的问题。长时间不正确的用颈部,或者是中老年的颈椎退行性病变等,都会导致颈椎不成程度的受损,引起颈髓的不同程度的压迫,会引起头晕。
如果这个人有长期的吸烟史,或者是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那么就可能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等,都会减小脑部血管血液供应,引起头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中老年人群是人生中,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这个时期尤其需要注意自身健康!
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头晕、头昏,有时候还伴有心悸、胸闷不舒服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常不会持续很久,很多人选择睡一觉、休息一下,然后就恢复“正常了”,感觉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了。
然而,过不了多久又会反复发作和再次缓解,一直到家人或别人提醒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或者直接发生中风偏瘫,才会想起去医院,而这个时候你失去的远比你想的还多。
当一开始出现头晕、头昏、心悸胸闷等不适的时候,就应该去检查一下血压,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约为百分之十,十个当中有一个高血压,难道我们不应该引起重视吗???
而头晕、头昏、心悸、胸闷的中老年患者几乎都有血压升高,甚至达到200/130mmHg,而尚不自知。
当血压升高后,如果没有早期控制,它就会逐渐引起和加速心脏、脑部血管、肾脏血管、视网膜的血管以及其他部位的血管损伤、硬化、堵塞,有些人直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卒中、视网膜出血、高血压肾病后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此时的治疗困难,花费更大,病人和家属更痛苦,岂不惜哉!
鉴于高血压病的高患病率,推荐中老年人群有中头晕、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的人,自己在家人陪同下尽早去检查一下血压,最好在发作时去,检查结果更有价值!
普及医学知识,以备需用之时
文章最后,祝福读者朋友们身体健康!
你还有什么问题?请留言哦
随时了解,随时咨询,有备无患,请加关注哦
我首先需要注意头晕的周期,是短期还是长期?
如果是短期症状,可能是由于普通的感冒或者是由于睡眠休息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并不严重。
如果是长期症状,那么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如血压增高,脑血栓,颈椎病、也有可能是一些全身系统疾病,比如贫血等。
最常见的是颈椎病和脑血栓。
颈椎病
颈椎骨质增生压迫了供应大脑血流的椎动脉,椎动脉变狭窄;和/或由于颈椎间隙异常活动(颈椎节段性不稳定)***了椎动脉,椎动脉异常收缩。两种原因都会造成大脑缺血,从而导致眩晕的发作
椎体上的病变会***到交感神经系统,神经兴奋后,持续放电引起椎动脉甚至大脑内的动脉,以及负责平衡感觉器官的动脉发生广泛的痉挛,从而导致脑缺血,出现一过性头晕、恶性、心慌、胸闷等一系列症状。
脑血栓
是脑动脉主干和皮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头晕等症状。
(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老年慢性病都有哪些?
你好,由于我之前的工作一直都是跟老年人打交道,所以累计了很多年的实战经验,据我所知,很多老年人得的老年慢性病大概就是这些,心脑血管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梗脑梗,心脏病,心率过缓,心率过快,骨关节疾病有腿疼,脚后跟疼,颈椎病,腰疼,腿疼,手关节炎,眼睛疾病有,流眼泪的,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常吃阿司匹林的老年人爱出眼里出血,希望能帮助你,还有很多我打字不方便手机反应不快,留言我你想具体了解的我一定用心答复你
我国老年人逐增增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寿老人也随之增多。但是老年人有哪些慢***呢?这也是众多网友关心的问题,今特作答。
常见老年慢性疾病有以下一些:1、慢性呼吸道疾病(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冠心病、风心病、心律紊乱、高心病、心衰等)。3、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脑栓塞后期、脑动脉硬化、脑椎底供血不足丶高位截瘫等)。4、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腹水、门静脉压增高静脉曲张出血、胆囊炎、胆囊结石等。5、泌尿道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盂肾炎、尿毒症、膀胱炎、前列腺肥大、尿道炎等)。6、消化道疾病(慢性咽候炎、食道炎、胆返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慢性结[_a1***_]、痔疮出血等)。7、代谢疾病(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痛风、甲亢、甲低、老年性痴呆等)。8、神经精神疾病(抑郁、精神分裂症、癫痫、狂躁症、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9、癌肿瘤(各种癌症及白血病等)。10、白内障、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神经性耳聋等等。
以上老年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应重视起来,早防早治,让老年人早日治愈疾病,达到健康长寿,更享天伦之乐!明白了吗?欢迎交流并多加关注。
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如何科学预防、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
刚才看了一个***,养老院的现状令人堪忧。我国的老人长寿,不健康问题突出,我母亲95岁了,基本失智。从80多岁开始糊涂。我们姊妹开始轮流值班照顾。发展到今天连孩子也不认识了,只有十年多。每天要两个人照顾。大小便,喂饭。姊妹们也都六七十岁了。也步入了应该被照顾的年
如何科学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从要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开始。要做到的是,吃饱喝好,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不能自理的老人,要多陪陪老人。按时提醒给老人翻身避免发生褥疮。处理好大小便,不然会有味的。以后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盼望国家队出手!
年龄大了,难免各种病痛。我妈九十岁了,脑子清醒,明白子女们有自己的家庭,个个都上班操劳,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她这个老太婆,只能靠自己,能动就要坚持自己做饭吃,洗衣服,还种点蔬菜。有血压高,糖尿病,知道控制饮食,活动。给她拐杖坚持不用,说用了就会依赖拐杖了。所以老年人最好的就是要心态好,脑子清醒理解。至于怎么科学的管理,还要让老年人多理解,靠自己。可以宣传讲解给老年人听。
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老了就是要死了,我还会活得久?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老人们,人到老年就是一个快要死的时候,还要继续活下去,就有一个艰难的问题,因此,哪个都想健康长寿就成为老年人的一个希望,但是,很多方面因素,使人不可以得到长寿,大家都想想,人到了一定的时候,都是在顽强的活着,最好不要拖累家人,他们也是怕死的,只有顽强,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
命题“如何科学预防、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本文认为要注重以下五点:
老年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病等,预防、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老年人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为主。同时,要适量的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很重要的。
2、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
3、注意药物使用: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下降,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差,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遵医嘱用药。
4、积极治疗:
如果老年人确实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应该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恶化。
5、家庭护理:
老年人需要家庭的护理和关爱,通过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方式,减轻老年人的精神负担,保持心态平衡。
总之,科学预防、诊疗和管理老年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老年人自己也要积极配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图片选自网络,如侵望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