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病是老年人的专利吗?该怎样预防心脏病?
- 花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吗?有何依据?
心脏病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从刚出生的婴儿都可能是心脏病患者。
其实心脏病有很多种类,大家最常见的是冠心病而已,但即使是冠心病,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中青年白领患心梗、猝死的病例临床上也非常多,特别是经常熬夜、抽烟酗酒应酬的中年男性,是心脏病的重灾区。所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控制血糖、血压,是所有人群都应该积极进行的,年龄并不是冠心病的唯一因素。
其次,心脏病不只是有冠心病,比如心肌病,可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导致心衰及各种心律失常。对于中年人发生的心衰,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心肌病。
最后,一些婴儿从出生起就可能是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氏四联症等,这种就是先天性心脏病。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是没办法改变的,但对于冠心病等后天发生的心脏病,通过生活方式改善等,能明显减少其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冠心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膳食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年龄、遗传、心理因素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在外就餐或点外卖的机会多,饮食过于油腻,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经常暴饮暴食,喜欢抽烟喝酒,缺乏体力活动,导致年轻人中肥胖者越来越多,因此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
预防冠心病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摄入量,饮食清淡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甜食、油炸食品等。
2、多锻炼身体,增加身体活动量,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3、戒烟限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4、每年定期体检,发现血脂、血压、血糖异常等要及时干预治疗。
5、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心脏病分类
心脏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又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感染引起的心脏病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年轻人、中年人都有可能会得心脏病。这几年,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那些经常熬夜、经常大吃大喝的人猝死的消息越来越多,所以千万别认为自己还年轻就可以不注意。珍爱健康,从每天做起吧!
怎样预防心脏病
1、戒烟少酒
抽烟会导致动脉硬化,尼古丁会导致血压升高,女性抽烟者患心脏疾病的机率远远高于男性,抽烟是心脏病第一大敌人!用每年省下的烟钱做一次令人心旷神怡的旅行,是不是感觉美美哒~
酒精的摄入跟高血压、卒中、心肌病等有密切的关系。新英格兰杂志发表过一篇影响非常巨大的文章指出:再少量的酒精都是有害的。所以能不喝酒就不喝吧。
2、规律运动
缺乏运动和高胆固醇都容易引起心脏病,每日坚持30分钟运动,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脏病的机率,无氧运动配合有氧运动,还能给你一个健美的身材,增加你的自信。
3、均衡饮食
尽量选择不让自己血压升高的食物,跟高脂高糖说拜拜吧。多吃粗粮、蔬菜、水果,保证粗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要知道,保持理想体重,七分靠控制饮食呀。
还要特别提一下少吃盐。我国人均盐摄入量为10.5g/天,远远高于世界卫士组织建议的5g/天,特别是北方人群。盐具有成瘾性,一旦成为“重口味”,减起来很难受。养成好习惯,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更好地享受食材本身诱人的滋味了。
4、减少压力
压力是直接导致[_a***_]病和高血压的罪魁祸首,而这些又是诱发心脏病的直接原因。不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会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功能不全,因而要宽心平气,淡泊守神。
5、充足的睡眠
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和大于9小时都会诱发心脏病。,人在睡觉的时候能够恢复身体的各方面机能,尤其是精神方面,还能够有效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对于心脏的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熬夜也是要尽量避免的。
6、注意家族史
注意有没有心脏病家族史,如果有的话需要加强自我意识防范。有规律的做和心脏有关的体检,比如心电图和各类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危险。
帮你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关注私信我的问题都会认认真真的回答哦!
不是的,可能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心脏病患者往往都是年纪偏大的人,不知不觉心脏病就被归属于老年病里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脏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这是一个节奏迅速的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非常之大,正常的压力对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和脏腑功能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对精神心理有积极的作用。但过大的压力,或异常增多的压力,或者是持续过久的过强压力,会对脏腑带来异常影响。
并且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伤害身体,长期的自身损伤和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会让神经发生紊乱,从而造成血管痉挛收缩,引发心脏病
所以平时应该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宽松的生活环境、乐观的思想情绪,对保证身体的健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你现在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你未来患心脏病的风险性。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血小板就开始在动脉中积聚,随后导致动脉阻塞。美国有1/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且这1/3的人不全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也可能患心脏病。肥胖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或有其它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在年轻时患心脏病。
花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吗?有何依据?
大约二十年前,有几个研究指出,经常吃花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在所有年龄段,不论男女,甚至在各种条件下,例如患有糖尿病的人中,花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效果都很明显。其他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花生可能是常见食物中,最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食物之一。
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3年的一篇研究认为,大约每周吃五次或更多花生,可以将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一半。即使每周吃两次花生,也可以将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24%。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流行病学教授Meir Stampfer博士的文章中说,在植物学上,花生不是坚果,但营养上它们与坚果非常相似,并且比坚果便宜很多。
为什么花生和其他坚果对心血管疾病有好处?这和它的营养成分相关。
除了含有蛋白质外,花生中含有一些这些心脏健康的物质:
- 抗氧化剂。花生皮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环境中天然存在的氧化剂的损害,以及人为造成的损害,如烟雾和空气污染。
- 不饱和脂肪。具体的作用原理其实并不清楚,但研究表明这些脂肪酸是“好”脂肪。因为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可以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 膳食纤维。花生含有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膳食纤维在预防2型糖尿病中也有一些作用。
- 维生素E.维生素E可能有助于阻止动脉斑块的发展。动脉斑块发展可导致胸痛,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脏病发作。
- 植物甾醇。花生中含有植物甾醇,这种物质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
- L-精氨酸。花生也是L-精氨酸的来源,可以帮助改善动脉壁的健康,更不容易出现血栓。
由于有关于花生的健康益处的文章很多,在这些大量科学证据之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2003年发布了一项健康声明,称“科学证据显示,但不能证明,食用50克坚果,如花生等,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当然,这话说的很严谨,只是有这个现象提示常吃花生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但没有谁证明花生具体是怎么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上面说的这些原理都是间接证据。
一般说来,每天吃花生的量大概在30-50g,也就是仅仅30多颗花生仁的样子,所以,爱吃花生的人,一般会吃得过多。任何东西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花生也不能无限制的多吃,首先毕竟花生主要成分是脂肪,大量食用会造成肥胖;食用过多花生会导致饮食不均衡,可能会影响体内锌或铁水平。并且,如果吃干花生、烤花生等,一般加工过的花生都会放不少的盐,摄入过多的钠可能反而引起血压升高,所以最好食用不含盐分和糖的花生。最后,花生如果由于储存不当,可以产生黄曲霉素,这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变质的花生。
最后,每次回答有关食物的问题,我都会告诉大家,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代替均衡营养的膳食习惯,不能说花生好,就光吃花生,蔬菜水果对健康也好呢!只有均衡的营养和膳食,加上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