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质性精神障碍有哪些症状?
- 老是怀疑自己得病了,精神无法放松,怎么办?
- 精神疾病患者无法意识到自己患病吗?
器质性精神障碍有哪些症状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有幻觉、定向障碍、情绪障碍、攻击性行为、言语障碍、记忆力障碍、意识障碍、妄想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脑部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可以因颅内感染、颅内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引起。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有幻听、幻视等幻觉,不能说出所在位置或处于某一时间等定向障碍,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攻击性行为,言语混乱、过多、减少等言语障碍,记忆力减退,淡漠、谵妄等意识障碍,妄想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可在随脑部疾病缓解或治愈后缓解或消失。目前,器质性精神障碍这个名词已经很少使用了。
出现精神障碍,先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孙庆利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老是怀疑自己得病了,精神无法放松,怎么办?
这个问题……
人生除过活的忙碌之外……大概活的就是一个心态……
不管生活如何……现实怎样……至少,你都需要面对每一天自身的生存环境……
在你所生存的或大或小的这个环境里,你每天都在自觉或者是不自觉的与你周围的人进行密切或者是松散的联系……既然身处这样一个无法置身于事外的世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生活的每一天,你都在被动或者是主动的让自己参与周围的环境……
这一切再也平常不过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态吗?工作……生活……当我们在日常中照顾了自己,让生活周围环境的人感觉到你对于他(她)们来说无害……那么,为什么要怀疑自己?失去那份自己对于生活应有的自信呢?
打开心扉……人性总有光辉的一面……
不乏交流……心中总会亮堂……至少不会存疑……避免更多的困惑和不必要的误会……
谢谢邀答。有些问题可以简单回答,有些问题需要详细一对一交流获得分析和指导,不要指望简单回答可以解决复杂问题,那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精神不放松,是因为怕得病;怕得病,是由于现实的致病因素存在危险,个人又胆小怕事所导致的。还有怕死,这都是没看透生死问题,好好看透生与死的关系就明白了。
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人死后去见禅师,禅师手里有个箱子是死者的遗物,死者说里面是什么?禅师说你猜,死者说是衣物;禅师说不是;死者说是钱财,禅师说不是;死者说是名声,禅师说不是。禅师说你自己看吧。死者打开箱子,里面什么也没有,顿时泪流满面,问禅师什么是我的?禅师说,你在世时的一切都是你的。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死了一切都不存在了。不要为死后遗憾和苦恼,活好在世的每一分钟才是硬道理。
走出去,接触正能量的人,逐步改善消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一样。希望你的消极心态不要影响到孩子身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没有改变心态的情况下,不要在家里给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免得传染给别人。
首先你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认自己的身体情况,你要相信现在的医疗检查水平。其次可能你现在的压力太大需要放松一下,没事可以叫上朋友一起出去逛逛。别憋着自己憋久了没病也会生病的。
先去医院做个体检,如果真的生理上生病了,就在医院治疗。
如果医院检查没事儿,你就放心了,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医院检查没事儿,可是你依然不放心,就去看心理医生,找出疑病的原因,从心理上去解决。
精神病是指具有***性症状的一组精神障碍,曾经被被称为“重性***”,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后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严重的精神疾病。不包括[_a***_]、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等所谓“轻型精神障碍”。
在ICD-9中,对***的描述是:精神功能损伤程度已经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和保持对现实恰当接触。
由此可知,***是不会知道自己患有***的,对于***的诊断有十分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要考虑到发病基础、起病及病程、临床表现、病因与诱因等因素,但其中自知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我认为患者是无法意识到患这种病的。对于我来说就不知道长期失眠会导致抑郁症,进而发展到重度抑郁症。
因为我完全就不知道还有这种病,更没想到我会得这种病,直到确诊后,才开始慢慢的了解这个病。想到以前我脾气暴躁爱发脾气,一点小事我都会***脾气,和我现在服药控制的效果大不一样,现在不会再乱发脾气了,也从来不说后悔不该伺候老人把自己累倒而得病了,也不抱怨他家人了。
在确诊以前我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了。
精神病人,知道自己患病吗?这个问题应该分两种情况。第一,***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这种情况叫做自知力缺乏。第二种情况,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但是不知道精神疾病的性质,这种情况叫做自制力的部分缺乏。通常新发的***人自知力完全缺乏,他们不知道,也不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而嗯,而复发的***人,由于他们之前有过就诊,有过住院的治疗经历,所以他们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但是不承认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严重程度,或者目前存在某些危险倾向,所以他们的情况属于自知力的部分缺乏。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由于长期失眠而导至的,长期失眠开始表现出记忆减退,反应迟顿,接鍾而来的是抑郁,情绪波动,但很多青年人还不知道这已经有病了,直至因点点小事就一反常态,把事情闹得一踏糊涂,别人才认为这个人不是这个样子,怎么今天这样了,别人发现了他(她)一定是有病了。病人本人不认为自已有病,当他要知道了自己有病时能积极配合医生和家庭为他(她)治疗,病就好了一多半,所说病人已经清醒,这样病人在医生指导和药物治疗及家庭成员,单位同志等协同配合下,就能很快得到康复,病人本身再稍稍懂得些精神保健方面的常识康复后不复发也同样可以做到。
感谢邀请,精神障碍不同于其他疾病,我们在临床治疗时经常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自知力,也就是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及批判能力;所以自知力也是评判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首先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后,多数人会主动求医,尽快查明原因去对症治疗;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疾病有认识或者感知,我们能正确评判并为此***取行动;而精神疾病患者则不同,因为他们出现精神障碍后会影响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功能,很多精神症状不会出现在躯体表现上,病人不会有身体方面的不适,精神症状往往在患者的思维内容或感知觉上出现问题,虽然很多症状是歪曲的知觉体验,但对于患者本人来说确实感同身受,自然就会相信自己的所听所想,甚至会让病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出现紊乱行为表现。
这时家人发现患者行为异常,会要求病人住院,但病人觉得自己确实体验了某些异常表现,比如确实听见有人在骂自己,当然需要还嘴,确实看到有人跟踪自己,觉得他来伤害自己不是正常的反应吗?如此看来,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确实有一定的“原因”。但这些所谓的“原因”都是精神症状,他们虽然在患者主观体验中存在,但与现实不符,是我们的大脑欺骗了他们。
那我们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没有自知力么?当然不是,大多数重性的精神障碍确实病人无明确的自知力,但在神经症、情感障碍等疾病中很多患者还是有一定的自知力的,他们能主动求医,寻求帮助,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医嘱服药;经过系统治疗这样的精神疾病还是可以缓解甚至痊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