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科普日防疫知识宣传?
- 还有比植物神经紊乱更可怕的病吗?
当前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近期国内福建等地相继发生本土疫情,加之两节将至,人员流动量大,聚集性风险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给大家整理了***疫情防疫宣传小知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勤洗手。要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的水或含有酒精的免水洗洗手液。
2、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或用手肘挡住口鼻。
4、用餐请使用公筷,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
5、室内保持通风,定期做好消毒清洁。
6、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7、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02
做好个人防护
1、少聚集。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疫情地区探亲旅游。
2、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应按规定佩戴好口罩。
3、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4、健康码。公共场所请主动出示健康码并配合体温检测。
5、查核酸。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6、出现发热、发力、咳嗽等症状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选购冷冻冷藏食品时,避免直接接触,不***购不明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
03
科学防疫、正视疫情
1、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2、主动学习科学防疫知识,强化防护意识。
3、客观理性对待,做到不大意、不松懈、保持信心,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
其实说白了就是焦虑症,压力大想得太多了,然后身体就出现一些病症然后去医院检查没有实质性的病,谷维素可以调节,但是还是会复发。我因为过得不幸福,每天都生气,后来某一天心脏扑通扑通跳,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心慌喘不来气,感觉自己马上要死了。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去诊所看,因为自己刚流产,医生说我是气血不足,给我挂水调节免疫力,挂着挂着心慌喘不来气,医生给我拔掉针管后,给我输痒还是不行。回家后已经是半夜了,心跳得不行,感觉自己马上要死了。到了医院挂急诊,我老公带我去医院检查心跳120血压180,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让我等结果,因为是三甲医院人比较多,结果出来医生也没有说什么,就交代我让我们第二天去心脏科去看看,折腾一夜也没有结果。第二天又去医院,医生就是说没有什么问题,开了稳心颗粒。过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吃完饭,心脏就跳个不停。我妈带我去信迷信,慢慢自己的心态调节一下。后来我休养一段时间,换了工作,也不去纠结生活的不如意了。慢慢好多了,但是心态和身体确实不如以前的状态了
以前听植物神经紊乱我觉得不是病,只是一个心理问题,但是去年我睡眠总是鬼压床,喝咖啡,喝可乐都是感觉心跳快,记忆力减退,容易恐惧,常常感觉心脏刺痛这些感觉。
有一天睡觉时候心脏跳特别快,有快死的感觉,最后去医院做了心电图,心肌酶各项检查都正常心脏b超也正常的。最后医生说这个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没有给药回家了。
现在已经一年多但是每次突然有心脏刺痛感觉,鬼压床也没有了,吃辣,喝可乐有些时心跳快,但是不在乎这些了,但是我有一个感觉我活不了多久的感觉 。有些时候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已经死了,睁眼睛看自己还活着然后慢慢恢复下来。
这个病如果说病算病,各种检查都正常的。如果不算病,有各种症状,特别难受,我没有得过其他疾病,但是这个病不能说最可怕疾病,只能说给人带来压力,心理难受。
我今年五十五岁了,我从37岁就得了植物神经紊乱,我亲身经历和体会了这生不如死的神经紊乱,开始,[_a***_]的时候,也年轻,信息也没有这么发达,还没有微信和智能手机。
我37岁因为,乳腺增生,久治不愈,生活压力大,两个儿子,老伴喝醉酒。长期的压力,使我的病情一发不可收拾,到后来都叫来了救护车,胃怅,胸闷,后背肩胛骨疼痛,两胁痛,而且肋骨底下,憋出了一些,小疙瘩。
在县城做了一系列检查,胃镜,拍胸片,验血,都没有大毛病,没有实质性的病变,可是躯体有症状呀,整天折磨的人生不如死。
到后来,实在没法了,在县城医院找中医喝了一百多副中药,没有明显的效果,最后,看精神科,孩子们也长大了,都结婚了。
可能是压力小了,病情也有好转,但是,有时候还是胸胁怅满,情绪不畅,植物神经紊乱,我自已认为就是神经调节不好导致的,将近二十年了,自已得病都有了经验了,我觉得这是不死的癌症,永远伴随着你,没有别的病比植物神经紊乱可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