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自我与精神世界与内心世界与心灵世界人与灵魂怎么办?
- 失去自我是什么意思?
- 失去自我有哪些表现?
失去自我与精神世界与内心世界与心灵世界人与灵魂怎么办?
古怪的老头
在这片富人区,住着一个古怪的老头。他看起来有七十多岁,头发已经全白。他的双人床上摆放着两个枕头,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都会把两个枕头摆放整齐,尽管另一个一直很整齐。
然后他便慢慢走下楼梯,为自己准备早点。他总是习惯性地准备两只杯子,两个碗,自己吃完后,再把多余的杯子和碗收起来。接着他就开始打扫卫生,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擦地干干净净,尤其是去世老伴的照片,他总要擦上很多遍。
当做完这一切后,他常常累地满头大汗,这个时候,他就打开上了层层锁子的大门,到门口的空地上晒太阳。看看天上的白云,看看飞过的小鸟,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那是他在对去世的老伴说话。有时候,邻居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而他却总是爱理不理,有时候甚至觉得对方很烦,索性起身回到屋子,并重重地关上房门。
渐渐地,周围的人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个古怪的老头,他从来不与人讲话。一天,所属区域的养老院人员来到他的房子前,希望他能够搬到养老院去住,而他却让工作人员在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表示自己不愿意住到养老院去。
直到有一天,邻居再也没有看到老头出门。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第四天……屋子里不时传出难闻的气味,邻居只好选择报警。在二楼。警察看到了穿着整齐的老人躺在床上,他的旁边放着去世老伴的照片,而他早已死去多时,尸体已经开始腐烂。
当警察想方设法联系到老人远在国外的孩子时,孩子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太久没有和父亲联系了,而他们以为自己总有机会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没想到父亲却没有留给他们机会。
不快乐的白领丽人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面对来来往往陌生的人群,我忽然觉得自己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没有知己,没有朋友,只有孤寂。每天一个人吃饭、睡觉、坐公交、上班、下班,看到其他同事三五成群,有说有笑,我心里说不出的羡慕。我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我的存在与否对他人而言,是无关紧要的。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摆脱这份孤寂,感受一下人生的快乐。……”
菲儿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后,就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里,低声地哭起来。为什么这个城市中有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走进自己的心里呢?自从妈妈***去世,爸爸重新组建了家庭,“亲人”这个概念对自己越来越模糊。两年前,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抛弃自己,选择刚认识不久的红颜知己,曾经最要好的玩伴,最亲密的爱人,如今已经形同陌路。孤单的人那么多,而自己偏偏就是其中一个。
有时候,菲儿看见同事们聚在一起说笑,她也很想参与其中,但是又怕大家不欢迎她,她只好坐在一旁,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有时邻居看到她,会冲她友好的微笑,而她却羞于做出回应,一边转身走掉,一边痛恨自己的羞怯。每天下班回来,看着QQ上时而亮起,时而灰暗的头像,她一个个地点开,再一个个的关掉,因为她实在不知道与别人说些什么。而自己的QQ号长年累月隐身,说不定大家都已经不记得有这样一个人,也许已经把她拉入陌生人,甚至是黑名单。
什么时候这种孤寂能够终结呢?菲儿常常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在睡梦中死去,多久才会被人发现呢?也许自己会一直躺在那个屋子里,千年之后才会被人发现吧。
在线诊断
现代社会交通、通讯都十分发达,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人们的内心却越来越孤单。孤单,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据心理学家估计,随着社会百年的越来越富有,这种对孤独感的体会将越来越深。
没有人喜欢孤独的感觉,因为它总是带给人种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同时也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身体健康,但是内心却十分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人数,比那些身体健康而且合群的人高出一倍。
孤独心理的产生
孤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是当这种心理长期的积压,并且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时,就会发展成习惯,从而导致性情古怪,时常产生挫折感、狂躁感和心灰意冷的感觉。严重者还有可能变为孤独症,厌世轻生。
据统计,我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6亿,并且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一般城市的空巢率已经达到50%,一些一线城市中空巢率达到70%,农村的空巢率也在逐年上涨。当这些老人的伴侣去世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这已经是社会上不得忽视的一个问题。
而类似菲儿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大城市也不少见,可以说是代表了如今80后生存的主流现象,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打拼事业,身边大多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无处排解的孤独感,让许多城市白领都忍受着孤独的煎熬。网上流传的短片《亲爱的,你一直很孤单吧?》,***访的是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一人一句“其实,我很孤单”,让很多人看了潸然泪下,因为这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这是孤独心理产生的社会原因,社会的发展无形中造成了这样两个极端,父母在家孤单地生活,儿女在外孤单的打拼。
除此之外,孤独感的产生还受到过去的创伤影响,即在过去的时光里,曾经遭受过心理伤害,因此产生了消极的心境,进而变得自卑冷漠,过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意和任何人 交往,最终形成孤单的性格。这点在老人和菲儿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老人一直和老伴相依为命,甚少得到儿女们的关怀,当老伴去世后,老人的心里无法承受这个痛苦的事实,于此同时,他也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走进他的生活,因为他害怕那种失去的感觉,所以宁可让自己孤独终老,失去很多可能会得到的快乐,也不愿意再次承受失去的痛苦。
菲儿也是如此,父亲的冷漠、男友的抛弃,使她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她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虽然极度渴望有人能够滋润她孤单的心灵,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排斥有人打破的她的孤独,再次给她带来伤害。这同时也反映出菲儿产生孤单心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所评价,这种评价随外界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着。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过低,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过分关注 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在他人面前感到羞怯,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与人交往,这种闭锁心理成为了交往中的主要障碍。更深一层探究他们的心理,事实上他们很自卑,因此不轻易对别人***内心,导致孤独感的产生。
最后,孤独还受到一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例如:有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参杂了太多的利益关系,为了追求道德上的完美,他们宁愿孤独,也要远离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心灵处方
打开心门
心理学家曾通过心理沙盘的游戏对孤独者进行治疗,发现孤独者在沙盘中放了一所房子,房子大门紧锁,门外还放了老虎、狮子等凶猛的动物,看宅护院。这说明这个人的内心是严防死守的,门外的狮子、老虎等,是为了吓跑那些可能会接近他的人。
这是种不健康的、消极的孤独心理,会给人带来很多痛苦。经过心理学家的引导,孤独者意识到,自己的孤单来源自己内心的封闭,是自己不愿意让人靠近,再一次做沙盘游戏时,他打开了房子的大门,在门前摆了小猫、小狗等可爱的动物,也就是打开了自己的心门。
想要摆脱孤独的折磨,就必须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就像是一个人处在无人的山谷中,只有自己主动走出去,才能接触到外面的人。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在社会上存活的,只有学会与人交往,主动与人交往,才能获得丰富的感情,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乐趣。
梅兰芳的孤独之路
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曾对孟小冬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并最终通过使用毒计逼走了孟小冬,这个唯一一个能够走进梅兰芳心里的女子。
梅兰芳在认识孟小冬之前,已有妻室福芝芳,但是两人的交流却甚少。每当在从落满了喝彩和掌声的舞台上下来时,梅兰芳总是一个人在漆黑的小巷里走很远,他在享受喧闹过后的孤独。虽然在簇拥在梅兰芳身边的人很多,但是却没有人真正懂他,即便是一手将他塑造成神一样人物的邱如白,也不能完全走进梅兰芳的心中。
因此,梅兰芳始终是孤独的,也在这种孤独中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电影中的桥段多多少少有一些编纂的痕迹,但是梅兰芳的孤单却是真实的,古今中外,像梅兰芳一样,在孤单中完成自己辉煌一生的人并不在少数。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往往也是在孤独中产生。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安东尼·斯托尔认为:孤单并不是一件坏事,在孤单的时候,人的精神世界才不会被侵犯,才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节奏和方式去生活。同时,人在孤单的时候,也会反思自己,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这种孤独是正面的,是健康的,是在享受孤独给自己带来的惬意时,仍然积极地、乐观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不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走出孤独的5种方法
1.战胜自卑心理
因为自卑,所以羞于与其他人交往,这是一种作茧自缚的行为。事实上,你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必在与人交往时感到忧心忡忡。
2.正确认识自己
通常,对自己评价过低的人,都不敢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导致自己走进孤独的牢笼,继而对自己的评价更加低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心理学家发现,一些孤独者做出的行为,常常导致周围人的厌烦,例如:他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只关注自己。如果孤独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缺陷在哪里,而不是盲目地看低自己,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孤独感。
3.积极帮助他人
积极地为周围的人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会得到他人的感谢,在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的同时,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4.学习交往技巧
多看一些传授交往技巧的图书,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也可以通过个性格开朗的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5.树立人生目标
一个没有任何人生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陷入迷茫的状态,自怨自艾。相反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是不害怕孤独的。
失去自我是什么意思?
失去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爱好之类的。这样的人一般对事物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自己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底线!没有追求,没有生活的方向,完全听从别人的安排,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自己的意识总是受别人的牵制,做任何事都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失去自我的人,办事拖拖拉拉,很不负责任,周边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办事能力也比较差,很活的很,不管领导还是同事,他都很漠不关心,一切都与他无关,家人他也不关心,朋友也不关心,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帮助他,不也没有人愿意跟他俩沟通办事,他也缺乏共同办事的能力,也不愿意去展现自己什么事都是心意冷,没有一点儿自己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且对周围的人也漠不关心,一切就像个世外隔绝一样,从来不和人沟通,从来不和人交往,我行我素
一,随波逐流。
失去自我就意味着精神世界向现实世界妥协,失去自主动力跟随社会浪潮,随波逐流,没有自我主见。
二,生活邋遢。
失去自我主见,就意味放弃奋斗目标,精神世界我们都是一个病人,会把自己的生活变得邋遢,糟糕。
三,精神萎靡。
失去自我的主见,我们的精神跟灵魂会倒在现实世界的残酷里面,没有奋斗的欲望,得过且过。
一、没有了奋斗目标,对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趣,每天身心空空仿佛行尸走肉。
二、开始变得不注重自身形象,懒打理变得邋邋遢遢,不再追求生活品质。
三、对生活没有了上进心和***,对什么都开始变得不在乎,随波浊流。